动画 & 绑定
动作槽

动作结构引入了 “动作槽” 概念,可在同一动作中存储多个 “事物” 的动画,如网格物体的位置、形状键值和挂钩空物体的位置;相机物体的变换和镜头参数等。

旧版动作与特定数据块类型绑定,4.4 版本将此限制移至单个动作槽,任何动作可分配给任何数据块,但动作槽绑定特定类型。数据块记住上次分配的槽名,新动作若有同名的槽则选择该槽;动作有与数据块同名的槽,也会被选择;若动作只有一个未分配过的槽,会被选择;动作分配给 NLA 片段或动作约束时,若动作只有一个槽且 ID 类型合适,会被选择,但常规动作分配不适用此规则。
在动作编辑器中可将所选对象动画合并到一个动作,也能将所选槽移至新动作或分离每个槽到单独动作。
旧项目会自动升级,升级后的动作有一个 “Legacy Slot”命名的槽。4.4 版本保存的动作与旧版本兼容,但旧版本只能看到第一个动作槽,多动作槽动作需拆分保存。
引入新 API,旧 API 访问函数曲线和动作组的功能仍可用,但被标记为 “向后兼容的旧版 API”,仅作用于第一个动作槽。
姿态库

更新后创建的姿态不再设为当前动作;可创建到非当前文件的资产库;能从当前姿态更新姿态资产;可轻松删除姿态资产;还能用动作槽存储多个骨架数据。
(姿态–创建姿态资产)可在 3D 视图中创建姿态资产,能包含多个骨架的姿态。可通过右键菜单调整、替换、添加、删除通道来修改姿态资产,删除姿态资产操作可删除姿态资产,本地和外部资产处理方式不同。
绑定
对称骨架时,骨骼集合成员关系会被镜像。
曲线编辑器

函数曲线噪波修改器算法更新,新增 “间隙度” 和 “糙度” 属性控制噪波外形,旧文件默认启用 旧版噪波。
约束
约束目标不存在时,不再绘制约束关系线,此前会绘制到世界原点。
合成器
新增
- 合成器开始支持整数类型接口,为节点连接和数据传递提供了更多数据类型选择,有助于处理需要整数数据的合成操作。
- 降噪节点上增加了 OpenImageDenoise 的品质选项,这允许用户在合成器中降噪的质量和性能之间进行权衡,类似于 Cycles 渲染完执行的操作。
更改

- 重写 CPU 合成器:为后续开发做准备,对 CPU 合成器重写。在特定节点配置下,性能显著提升,能缓存图像等静态资源,减少含大量像素节点的设置中的内存使用,使合成器整体运行速度更快。
- 优化模糊节点的快速高斯模式:模糊节点的 快速模糊模式精度大幅提高,在模糊处理时能提供更精确的效果。
- 优化变换操作:变换操作延迟到必要时应用,避免了缩放等变换的破坏性,例如先缩小再放大图像不会出现像素化问题。
- 更改移动节点选项:移动节点的 Wrapping 选项变为 Repeat 选项,在与较大图像混合时可实现无限重复。
- 改进眩光节点:节点选项变为可链接的单值输入;生成的眩光和高光作为输出暴露;新增 强度输入控制眩光强度;雾晕和辉光的大小与图像尺寸呈线性关系且大小可变;辉光的能量守恒更好,输出范围更合理;可通过新的 饱和度 和 色调 输入控制眩光的饱和度和色调;能利用 平滑度 和 最大值 输入对高光进行钳位和平滑处理;输入项按面板组织,更紧凑清晰。

兼容性
- 眩光节点选项变更与弃用:眩光节点的旧选项转变为输入,已被弃用,未来版本将被移除。
- 眩光节点模式校正问题:眩光节点的 雾晕 和 辉光 模式校正时,假设输入图像大小为渲染大小,若实际不符,可通过调整 尺寸 和 强度 输入恢复旧效果。
核心
Blender 4.4 版本核心功能的更新内容,主要涉及环境变量和其他功能改进两个方面,这些变化旨在提升软件的定制性、功能性和文件处理能力。
- 环境变量
BLENDER_SYSTEM_SCRIPTS
支持多路径:在 Blender 4.4 中,BLENDER_SYSTEM_SCRIPTS
环境变量现在支持多个路径。在 Windows 系统中,路径用;
分隔;在 macOS 和 Linux 系统中,路径用:
分隔。这一改变使得用户可以指定多个系统脚本路径,方便管理和使用不同来源的脚本,提升了脚本调用的灵活性,满足复杂项目和工作流程的需求。- 新增自定义启动画面环境变量:引入了两个新的环境变量,
BLENDER_CUSTOM_SPLASH
用于使用指定的图像文件替换启动画面,BLENDER_CUSTOM_SPLASH_BANNER
可以在启动画面上覆盖一个图像。在生产环境中,修改启动画面有助于表明 Blender 是为特定工作室或项目配置的,增强了软件的定制性和辨识度,也为品牌推广和项目管理提供了便利。
- 其他功能改进
- 支持 H.265/HEVC 视频渲染:软件现在可以使用 H.265/HEVC 编解码器渲染视频。H.265/HEVC 编解码器具有更高的压缩效率,能在相同视频质量下大幅减小文件大小,或者在相同文件大小下提供更好的视频质量,这对于视频制作、存储和传输都非常有利,满足了用户对高质量、小体积视频输出的需求。
- EXR 图像质量设置优化:使用 DWAA/DWAB 压缩编解码器的 EXR 图像现在有了质量设置选项。在之前的版本中,这类 EXR 图像总是以质量 97 保存,而现在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图像质量,平衡文件大小和图像细节,提高了图像保存的灵活性。
- 渲染音频操作支持新格式:现在可以渲染为 AAC(
.aac
)格式。并且在使用 Matroska 或 Ogg 格式时,还可以使用 Opus 音频编解码器。这丰富了音频渲染的输出格式选择,使得用户在处理音频时能更好地适配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,如多媒体项目、音频编辑等。 - 自动保存和退出时文件压缩改进:自动保存和退出时的
.blend
文件现在总是以压缩形式保存。这有助于减小文件大小,节省存储空间,同时也能加快文件的保存和读取速度,提升用户在使用 Blender 过程中的文件管理效率。
- 环境变量
Cycles渲染器


- OptiX 降噪:NVIDIA OptiX 降噪器进行了更新,旨在提高去噪质量,表现为去噪效果更稳定、颜色更精准、细节保留更好、去噪斑块现象减少,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降噪质量下降的情况。不过,该变化仅影响使用旧版 GPU 驱动的用户,新版驱动在内部已切换到新的降噪器类型。
- 采样子集:为了在多台计算机间正确分配蓝噪点采样模式,样本偏移功能有所修改。新增了 “Sample Subset” 切换选项,包含偏移量(Offset)和采样长度(Sampling length)设置。使用该功能进行分布式渲染的脚本需要更新,具体细节可参考 Blender 手册。
- GPU 渲染
- AMD:在 Linux 系统上,使用 AMD GPU 进行渲染时,所需的最低 ROCm 版本提升至 6.0。
- Intel:Intel GPU 在 Windows 系统上所需的最低驱动版本提升到 101.6557,在 Linux 系统上提升到 31740.8 。
- NVIDIA:为 GeForce RTX 50×0 系列(Blackwell)预编译了内核,有助于提高该系列显卡的渲染性能。
- 其他方面
- 开放式着色语言OSL:改进了与 MaterialX 的闭包兼容性,使材质在不同渲染环境下的表现更加统一,提高了材质创建和使用的效率。
- 烘焙:“Selected to Active”(所选物体>活动物体)的烘焙速度得到提升,加快了烘焙流程,节省了用户的制作时间。
EEVEE 和 视图
- 3D 视口 – 叠加层:叠加层进行了重写,以提升一致性和可扩展性。这带来了一些显示上的变化,物体原点始终绘制在编辑模式叠加层之上;透视模式下能正确淡入前景叠加层;在视图着色弹出菜单中的 “线框颜色” 选项在 “实体” 和 “线框” 着色模式下对所有线框物体都生效;即使关闭叠加层,编辑模式下也会显示线框。
- 用户界面:在侧边栏的 视图 面板中新增了视图锁定旋转,方便用户操作。
- Vulkan:Vulkan 实验性后端在性能、稳定性和兼容性上有较大更新,但因缺少 OpenXR、OpenSubdiv、Hydra 视口和动画性能等功能,仍处于实验阶段。在 Cycles 渲染中,Vulkan 用于显示渲染结果,且采用新的线程模型重新实现,性能与 OpenGL 相当。
- 性能 – 启动时间:通过使用 NVIDIA Quadro RTX 6000 显卡和 AMD Ryzen 9 7950X(32 核)处理器进行测试,对比了 OpenGL 和 Vulkan 在不同启动情况下(冷启动、热启动,有无子进程)的启动时长。结果显示,Vulkan 冷启动耗时 0:30,热启动耗时 0:03 ,相比 OpenGL 有明显优势。
- 兼容性:对 Vulkan 在不同设备和操作系统上的兼容性进行了测试。NVIDIA 的 GTX 700 – GTX 800 系列在 Linux 上不支持,GTX 900 – GTX 1000 及以上系列在 Windows 上需 NVIDIA 500 + 驱动,在 Linux 上需 NVIDIA 550 + 驱动;AMD 的部分显卡在不同操作系统上有不同的驱动要求;Intel 的 6 – 10 代集成显卡在 Windows 上不支持,11 代及以上集成显卡和 Intel Arc 显卡在不同操作系统上也有相应驱动要求;Qualcomm 的 Adreno X1 – 85 GPU 在 Windows 上需即将发布的驱动,在 Linux 上未测试。
几何节点
- 功能改进
- 表面细分节点新增选项:“极限表面” 选项从修改器扩展到表面细分节点,丰富了表面细分的控制方式,让用户能更灵活地塑造模型表面。
- 法线输入节点优化:法线输入节点现在输出正确的面角法线,而非仅面法线。对于现有文件,旧版行为可通过侧边栏的布尔属性自动开启,以满足不同的建模需求。
- 新增多个输入节点:添加了集合和物体输入节点,方便在几何节点中引入外部的集合或对象数据;新增的 在字符串中查找节点则提供了字符串查找功能,拓展了几何节点对文本数据的处理能力。
- 部分节点属性增强:合并几何 和 实现实例 节点现在能够保留输入属性的顶点组状态,确保在几何处理过程中顶点组信息不丢失,有利于更复杂的模型制作。3D 视图中的文本叠加层现在支持矩阵属性,为可视化展示和信息标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。
- 性能提升
- 三角化节点优化:将三角化节点从 BMesh 移植到 Mesh,性能提升 30 – 100 倍,大大加快了涉及三角化操作的几何处理速度。
- 排序节点提速:元素排序节点在常见场景下速度提升 50%,提高了对元素进行排序操作的效率,减少处理时间。
- 节点编辑器优化
- 警告节点改进:警告节点现在会根据所选类型显示动态标签,更直观地提示用户节点的相关问题或状态,增强了节点编辑的交互性和易用性。
- 支持节点水平缩放吸附:在水平调整节点大小时支持吸附功能,方便用户更精确地对齐和排列节点,提升了节点布局的效率和规范性。

蜡笔
- 绘制模式:笔画置换功能回归,该功能来自 4.2 LTS 版本,笔划绘制操作结束时使用深度缓冲来投影点,并在检测到的值之间进行插值。
- 雕刻模式:自动遮罩选项回归,该选项曾存在于 4.2 LTS 版本。自动遮罩选项能在雕刻过程中自动限制操作区域,有助于更精准地塑造油脂笔模型,提升雕刻效率和质量。
- 操作:
- 简化笔画功能中回归了 “Fixed”(固定)、“Sample”(采样)和 “Merge”(合并)模式,这些模式可用于简化笔画;
- 重新添加设置起始点功能,方便用户确定绘制或编辑的起始位置;
- 恢复套索 / 框选擦除操作,便于擦除特定区域的笔触;
- 从曲线和网格转换为蜡笔的功能回归,拓展了创作素材来源;
- 在动画摄影表中添加删除间断帧操作,对于补间插值生成的帧可以一次性删除;
- 重新引入按层粘贴选项,提高了复制粘贴操作的便捷性。
- 修改器:之前,不可见图层会参与估算数据,但这并非设计初衷。在 4.4 版本中,不可见图层将从评估数据中移除,例如在几何节点中不再列出。若在修改器中需要评估隐藏图层,需手动切换其可见性,这是一项可能影响现有项目的重大变化。
- 用户界面:锁定材质的预览图标不再显示为灰色,使其状态更清晰直观;现在可以编辑锁定材质的属性,类似于锁定图层属性的编辑方式,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;在动画摄影表中,图层和图层组都有了通道颜色,便于区分和管理不同的图层及图层组。

其他改进:
- 全部锁定和全部解锁操作现在不仅作用于图层,还会影响图层组;
- 隐藏其他操作现在也会考虑图层组,增强了对图层和图层组的整体管理能力;
- 在实体着色模式下,顶点颜色和图层色调能够正常渲染,丰富了实体着色模式下的显示效果。
建模
- 曲线操作扩展:选择相连元素操作(快捷键为 “L” 和 “Shift-L” )在曲线编的辑模式中开始得到支持。这一变化使得在曲线编辑时,用户能够像在其他模式中一样,方便地选择与所选元素相连的部分。
- 计算优化:对面拐法线计算进行了优化,在含有锐边或自定义法线的文件中,能使播放速度加快 15%。这一优化对于模型的实时显示和交互操作意义重大,减少了因法线计算带来的卡顿,提升了用户在处理复杂模型时的流畅度。
- 新增选择功能 – 选择极点:按特征选择添加了新的选项,可用于选择所有 3 – 极点、5 – 极点等。由于 3 – 极点和 5 – 极点在模型拓扑结构中具有特殊影响,该操作默认选择所有边数不为 4 的极点,便于用户快速检查模型拓扑结构中的异常点。
- 拓扑影响改进 – 三角面转四边面:在将三角形连接为四边形时,现在可以优先考虑四边形主导的拓扑结构,即连接三角形时更倾向于创建形成 “网格” 状的四边形。通过拓扑影响系数能够对这一过程进行控制,用户可根据模型需求灵活调整,有助于构建更规则、合理的拓扑结构,提高模型质量和可编辑性。

流水线、资产&输入输出
- USD 相关更新
- 动画与材质支持增强:支持导出通过几何节点或其他体积修改器生成的动画体积;在导入和导出时,UsdPreviewSurface 材质增加了置换支持;导入时支持具有时变(动画)属性的点实例化对象。
- 导入导出选项扩展:导出方面,实验性 “实例化” 选项支持对象层级结构和非网格几何类型;新增 “合并父级 Xform” 和 “单位” 等选项,用于控制对象变换写入方式和设置 USD 场景的单位。导入方面,添加 “合并父级 Xform” 和 “应用单位转换比例” 选项,用于控制 USD 场景对象缩放;还新增了多个 Python API 函数,便于在导入过程中进行更灵活的操作。
- Alembic 和 USD 相关调整:修改了边缘和顶点折痕值的处理方式,以符合 OpenSubdiv 预期的值范围。对于旧版本生成的使用折痕的细分表面资产,在 Blender 4.4 中加载时会应用向后兼容转换,但 Blender 4.4 生成的文件在旧版本中加载可能需要重新处理。
- glTF 相关改进
- 导入功能优化:支持管理带槽动作的导入;添加导入场景额外信息和不选择创建对象的选项;调整导入选项 UI;Draco 库安装在插件同一目录;修复多个导入相关的问题。
- 导出功能增强:支持管理带槽动作的导出;始终烘焙场景动画以导出驱动动画属性;添加插值回退选项和 “保留命名的节点” 标志;Draco 库安装位置优化;修复多个导出相关的问题,并对挂钩函数进行了修改,调整了输入参数和 UI 注册方式 。
雕刻、绘制、纹理
具有稳定刮削和轻微填充效果的定制平面笔刷演示
- 笔刷
- 新增平面笔刷:添加了一种新的画笔类型 —— 平面笔刷。它综合了现有的平化、填充和刮削画笔的功能,并带有新的选项,能控制在画笔平面上下的稳定效果和影响范围。
- 默认设置更改:布料笔刷的 “Persistent持续” 选项默认关闭。这可能会影响布料模拟在雕刻时的持续性效果,用户在使用布料相关雕刻功能时,需要注意这一变化。
- 抓取布料默认区域更改:“Grab Random Cloth抓取随机布料” 和 “Grab Cloth抓取布料” 操作现在默认使用 “局部模拟区域”。这一改变优化了抓取布料操作时的模拟区域选择,让用户在处理布料雕刻时更符合常规操作习惯。

- 操作
- 限制不可见对象进入雕刻模式:通过 “sculpt.sculptmode_toggle” 操作进入雕刻模式时,不可见对象将被阻止。这一改动避免了用户在不可见对象上进行不必要的雕刻操作,提升了操作的合理性。
- 重建 BVH 操作不再添加撤销项:“Rebuild BVH(sculpt.optimize)” 操作不再添加撤销条目。这样可以减少撤销堆栈的占用,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软件性能,尤其是在频繁进行重建 BVH 操作时。
- 操作重命名:在雕刻、顶点绘制、权重绘制和纹理绘制模式下,“框显所选” 改命名为 “框显最后的笔画”。虽然功能可能未变,但名称的更改更符合其在绘制模式下的实际功能含义,方便用户理解。
- 操作新增属性:“sculpt.brush_stroke”、“paint.vertex_paint” 和 “paint.weight_paint” 操作新增 “override_location” 属性。通过该属性,可基于提供的 “mouse_event” 值强制操作计算笔触位置,为用户精确控制笔触位置提供了更多手段。

- 快捷键:在纹理绘制模式下,“paint.sample_color” 操作有了新的默认快捷键(Shift + Ctrl + X),用于采样合并后的颜色。这为纹理绘制时获取颜色操作提供了更便捷的方式
用户界面
- 资产浏览器:新增按资产目录排序资产的选项,且成为默认排序方式;添加移除资产预览的操作;在浅色主题下画笔名称更易读。
- 文件相关:默认文件名大写为 “Untitled”;最近使用文件的工具提示显示完整文件名。
- 字体方面:界面字体 “Inter” 更新到 4.1 版本;改进了等宽字体文本字符串长度的计算;优化了从字体文件夹中选择字体的功能。
- 通用界面改进:居中对话框可随意移动;弹出的信息提示框宽度自适应内容;菜单快捷键可用于切换操作;调整了一些操作的可用性和视觉效果,如 调整上一步操作、变换光标等;批量重命名功能增加图标,重命名遮罩属性更名;颜色选择操作优化,预览图像加载和显示效果提升;多个编辑器新增或优化快捷键,可设置下拉菜单选中轮廓颜色等。
- 状态栏:对多种操作和对象状态增加警告提示,如非统一或负缩放、无效变换等;改进多种功能在状态栏的显示效果;精简状态栏显示内容,优化通知横幅显示;更改部分操作在状态栏的显示名称。
- 3D 视口:更改面方向覆盖的正面默认颜色;网格索引覆盖设置始终可见;隐藏对象时显示通知;“Measure” 工具项可在关闭 gizmos 时删除;改进文本对象字体处理、动画播放、视口渲染动画进度显示等功能;优化画笔 / 工具衰减曲线预设显示、刀工具覆盖颜色、网格索引可读性等。
- 其他编辑器:各编辑器在尺寸调整、分割效果、停靠操作反馈、鼠标光标使用等方面有改进;电子表格的网格选择过滤器结果更准确;节点编辑器侧边栏可透明显示,面板可嵌套,节点名称输入框变宽等;大纲视图改进顶点组排序、支持排除集合等操作;属性编辑器树视图高度和滚动偏移记忆功能增强,UI 列表可反向排序等;首选项中更多设置可重置为默认值,语言翻译选项保留,部分设置优化等。
- 动画相关:动画值在列表中的名称更有用;自动关键帧切换功能优化;动画播放测试反馈和当前帧指示样式改进。
- 工具提示:工具提示的垂直居中、颜色显示、显示时机和清除速度等方面得到优化,且显示更多信息。
- 快捷键:UV 编辑器新增复制 / 粘贴 UV 的快捷键。
- 不同平台适配:macOS 和 Windows 11 的系统标题栏使用主题颜色;
- Windows 系统支持粘贴图片路径到图像编辑器,修复文件系统卷名显示问题,AltGr 键处理优化;
- macOS 修复新建文件时标题栏文件图标未清除问题,改进颜色选取、窗口标题、文件预览功能,支持原生键名搜索快捷键映射,增强 NDOF 设备输入处理;
- Linux 修复在 X11 下从 Blender 粘贴文本到某些应用的问题。
视频序列编辑器
- 用户界面改进
- 文本片段编辑优化:文本片段可在预览区域直接编辑,按 Tab 键进入编辑模式,不过中文输入仍然不支持,所以还是使用侧栏更改更快一些;
- 支持多行文本的左、中、右对齐;
- 文本片段背景填充 “方框” 增加圆角选项,且相关 UI 采用可折叠面板;
- 使用自定义字体的文本条在字符缺失时不再调用其他字体进行显示,而是直接显示方框,以便提示用户出现错误。
- 其他操作优化:对齐功能更完善,捕捉功能可作用于重定时关键帧,片段图像能在预览区域复制;添加效果菜单重新组织,改善了效果添加的操作逻辑,即便选择中有音频片段也能正确添加效果。
- 文本片段编辑优化:文本片段可在预览区域直接编辑,按 Tab 键进入编辑模式,不过中文输入仍然不支持,所以还是使用侧栏更改更快一些;
- 性能提升
- 代理构建加速:构建图像序列的代理速度变快,提高了素材处理效率。
- 预览播放提速:float/HDR 内容的预览播放性能显著提升;文本片段背景填充在大面积填充时速度大幅提高;部分修改器如曲线、色调校正、白平衡等处理速度提升 1.5 – 2 倍;多数序列器效果因多线程优化而略有提速。
- 视频处理增强
- 编解码与色彩支持:支持使用 H.265/HEVC 编解码器渲染视频;新增对 10 和 12 位 / 通道视频的支持,读取时转换为浮点图像,渲染时针对部分编解码器可选择相应色深;渲染视频的色彩空间固定为 BT.709,解决了播放显示差异问题。
- 播放质量优化:视频播放时 YUV 到 RGB 的转换更精确,修复了暗部区域的色彩偏移和条带现象;尊重视频文件的显示旋转元数据,避免了额外的旋转操作。
- 其他功能改进
- 代理功能完善:EXR 等 float/HDR 格式图像片段的代理能正常工作,且不会丢失数据范围和精度,内部以 EXR 文件保存,采用 DWAA 压缩和 16 位浮点数据类型。
- 片段操作优化:复制片段或创建复合片段时会自动包含效果链,无需手动选择所有相关片段,减少了操作步骤和出错概率。